现代生活中,有的孩子,特别是家境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,由于食物中的糖分很多,反而出现营养不良。更为严重的是,许多嗜糖儿童会因此而发生精神改变,使性格怪僻异常。这是体内糖分过多所致的精神障碍。
据报道,日本中学生井上一川,性格很怪,浮躁、好动、注意力不集中,很难与同学相处。经医学专家诊治,发现他自小喜爱糖类食物,超过合理营养所需糖量的4倍以上。美国犯罪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《饮食·犯罪·不正当行为》一书中,曾提到一个怪僻少年杰利。他从小多动,难以管教,以捣蛋闻名,9岁时曾被管教一段时间,11岁即因涉嫌犯罪而被法庭传讯。后来,有人无意中发现他的饮食几乎都是甜的。杰利父母听取营养学家的建议,改变其饮食结构,控制糖类食品一月后,孩子的性格明显好转。尽管嗜糖孩子并非人人都如井上一川和杰利,但是,当出现情绪不稳定,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,摔书毁物,睡眠差,学习成绩下降时,仍应以控制其糖类食物为主要调治方法。
儿童嗜糖造成性格怪僻,是因为体内糖分过多,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谢物明显增高,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来加速这些代谢物的排除。维生素B1在体内不能自然合成,完全依赖于从食物中摄取。但嗜糖儿童却难以在偏食习惯中摄取更多的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,使体内维生素B1严重不足。反过来说,对神经有调节作用的维生素B1缺乏,而糖类代谢物丙酮酸等又在脑中大量积蓄,各种不正常的情绪和性格也就因此而出现了。
对于嗜糖所致的性格怪僻,除了严格控制食物中的糖分外,还应积极诱导其多吃富含各种维生素,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,如糙米、花生、瘦肉、酵母和杨梅等,必要时可用维生素B1片和针剂治疗。据介绍,钙具有调节神经、稳定情绪的功能,故富含钙质的食物,应是他们常见的桌上菜。